《香港记忆:九龙城寨之围城》背后的江湖与人情


五一期间,由郑保瑞执导,古天乐、林峯等人主演的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在众多五一档期影片中脱颖而出,赢得了不俗的口碑。豆瓣评分仅次于重映版的宫崎骏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延续着长期的长尾效应,目前票房已突破4.2亿元。

《九龙城寨》背景设定在1980年代的中国香港,一个充满无政府主义色彩的“三不管”地带。以独特的香港电影风格,结合动作犯罪片的黑帮文化,再加上原著小说漫画版的夸张元素,影片勾勒出了一幅港片特有的江湖气息。然而,这不仅仅是一部黑帮动作片,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香港回归前夕港人的游子心绪和身份认同。《九龙城寨》因而具备了更多丰富的解读空间。

九龙城寨,作为香港历史的一部分,它的故事早已广为人知。根据九龙城寨公园官网信息,九龙寨城始建于宋朝。到了清朝,清政府对这一区域进行了重建,使其成为中国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军事要塞。然而,在20世纪初期,大量犯罪分子和逃犯涌入这座被城墙包围的社区,使其迅速成为各种非法活动的中心。最高峰时,这里聚集了300多座相互连接的建筑,1987年,港英政府开始逐步获取控制权,最终九龙寨城被拆除,并在1995年被九龙城寨公园取代。

影片中,导演郑保瑞和男主角古天乐等主创在预告片中表达了他们对城寨的记忆。对于郑保瑞而言,城寨是一个光辉过却又没落的“城堡”,而古天乐则称其为“三不管”地带。这一区域虽然外围热闹非凡,但内部却是脏乱差、鱼龙混杂,带着一种神秘感。

电影对九龙城寨的历史原貌进行了细致的还原,并将其“美化”为一个充满江湖气的地方。内部秩序自成体系,居民们在其中安居乐业。古天乐饰演的龙卷风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他带领“城寨四少”维持着城寨的秩序和日常运营,仿佛是一支抵御外敌、处理内部斗争的帮派。然而,江湖里的主角依旧是男性,女性角色多为辅助性的存在,这在电影中显得有些刻板化和欠缺创新。

《九龙城寨》在市井生活的描写上,展现了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和罗启锐《岁月神偷》那样的细腻。虽然环境逼仄且恶劣,但邻里关系却十分紧密,为了生存而互相帮助、共同进退。这种共通的心理和特殊的社区连结方式,正是九龙城寨自治的基础。

电影还在细节中蕴藏了对香港草根阶层坚韧精神的赞美。影片以“城寨四少”对未来的想象为结尾,声画中注入了不舍与重归的情感。古天乐手中放飞的风筝,正如他角色名“龙卷风”的隐喻,代表着一种即将离去但又终将归来的心绪。

《九龙城寨》不仅重现了香港黑帮动作片的凌厉生猛,更在碎片化的影像语言中透露出香港地区回归祖国前夕的复杂情结和身份认同的探寻。影片中的陈洛军象征了港人的命运,从幼年流离到成年后的归属,他的一生映射了香港地区自漂泊至回归的历程。

主演林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很庆幸有这样一部影片记录下中国香港地区的这段历史,让全世界知道九龙城寨的存在。影片成功地将香港这一特定的城市景观与其背后的历史记忆紧密结合,将港人的顽强精神生动展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