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依靠门票收入只是初级阶段,动物园吸引了客流,如何让客流在前往动物园、在动物园等这个范围内充分地“流动”起来,在这个流动过程中,让餐饮、文旅等精品且富有创意的项目,留住客流,并让游客愿意主动地掏腰包,这才是关键所在。
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故事。
5月13日上午,一篇名为《调查|20只东北虎之死》的文章在部分媒体发布,引发了广泛关注。安徽阜阳野生动物园未取得人工繁殖许可证的情况下,违法展示和繁殖东北虎等珍贵野生动物。更为令人愤怒的是,由于动物园经营权纠纷,导致大量野生动物死亡,其中包含20只东北虎、2只非洲狮和3头长颈鹿等。
此事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不仅冲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亿。绝大多数网友呼吁“严查,惩办责任人”。据了解,目前安徽阜阳野生动物园已发布临时闭园公告,安徽省阜阳市方面表示成立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后续情况。
阜阳野生动物园由安徽七彩野生动物乐园有限公司运营,总占地面积超过1200亩。从图纸设计到动物入园仅用了半年时间。然而,园区在引进动物时,由于土地手续问题处于停建状态,环境条件远未达到野生动物生存所需标准。园方仓促引进的12头长颈鹿不久后就有一头非正常死亡,后续更是不断有大量野生动物死亡。
事实上,这已非偶发事件。动物伤人事件与动物非正常死亡的新闻层出不穷。2010年,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因长期营养不良导致11只东北虎病死,另有20只老虎生命垂危。2016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老虎伤人事故,2021年杭州野生动物园出现金钱豹出逃事件……类似的报道比比皆是,倾向于发生在民营野生动物园。
中国自1997年首家民营野生动物园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诞生以来,全国掀起了一股野生动物园热潮。野生动物园变成了一桩生意。据统计,2019年与动物园相关的企业注册量为474家,2020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833家,同比增长75.7%。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2年中国动物园行业资产规模达到3445.68亿元。
资本逐利的本性在这些案例中暴露无遗。一些动物园通过门票收入以及高利润的附加项目如“国际大马戏”、动物租借等来获取收入。例如,广东某野生动物世界在2021年“五一”假期接待了23.8万游客,仅门票收入就达5000万至7140万元。然而,这种盈利模式也存在巨大的隐患。动物园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资金回收慢,使得很多动物园难以维持长期运营。特别是在缺乏政府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民营动物园的资金链极易断裂,从而导致动物饿死、动物园倒闭等悲剧。
此外,绝大多数动物园(特别是野生动物园)面临项目附加值低、盈利模式单一的问题,主要依靠门票收入来维持生计。假日客流爆满、平日游客稀少,导致“假日魔咒”现象严重,日常现金流难以维持。这些问题都在一次次考验民营动物园的生存能力。
要防范这样的悲剧,必须加强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媒体以及公众的监督。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法制监管力度,增加违规成本,使得资本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得不正视法律和道德底线。
回到动物园本身,吸引游客只是第一步。如何通过丰富餐饮、文化旅游等创意项目,让游客愿意消费、乐于停留才是关键。否则,产业链难以闭合,注定会重蹈覆辙,出现饿死动物、动物园倒闭等悲剧。希望“老虎死亡”的事件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