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十载,潮涌湾区。伴随着珠江水缓缓流淌,岭南大地上涌现出了一个新兴的文化品牌——花地文学榜。今年,花地文学榜迎来了它的第十个春秋,这个在广东大湾区诞生的文学奖项已经成为了推动文学创新与守正并举的重要力量,激发着更多的文学创作热情,连接起了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文学交流。
纪念这一重要时刻,主办方特别推出了“十年·花地文学榜样”系列短视频,让过往十年间的得奖作者们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分享他们的文学观和人生感悟。各位作家的分享,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文学的一次探索和期待,借此映照出新时代中国文学的风骨和革新。
在第十期的发布中,2022花地文学榜年度文学评论得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的荣誉教授许子东,以其丰厚的学术造诣和深邃的文学眼光,表达了他对于当代文学的看法和思考。他将文学比作一块“压舱石”,一种对于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守卫。在许子东的文学世界里,无论是深度分析张爱玲的作品,还是重新评述20世纪的中国小说,都体现了他对文学价值的坚守和对文化精神的传承。他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深入研究文学,并计划出版关于鲁迅的新著与近20年来中国长篇小说的细读工作。
许子东教授强调了文学在社会迅速变革中的角色。上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是思想解放的先锋。在性、人性等敏感议题上,文学成为了率先打破禁忌的领域。但在科技发展极为迅猛、社会观念不断变化的今天,文学不再是冲锋陷阵的先锋,而是变成了守卫人文精神的守望者。在这一过程中,文学所承担的,是社会思想与文化价值观的坚守。
许教授所提及的80年代一批大师级的文学作家至今仍然是中国文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经历时间的洗礼,逐渐显露经典的价值。他亦提到,尽管时代在变迁,新一代的作家依然活跃于文学界,他们的新作品仍引人瞩目,意味着当代文学在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许子东教授的分享,花地文学榜还整理了过去十年的得奖作家们的寄语,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学领域,有的在网络文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有的则在乡土文学中寻找灵魂的归宿,有的通过写作来呵护人心,有的用笔触记录这个时代的变迁与发展。通过这样的聚焦与记录,花地文学榜已成为了华文文学的一处标志性窗口,为文学爱好者展现了当下中国文学的丰富面貌和深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