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章洙接任启东市校园足球总顾问,并就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建议。李章洙指出,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和日本,家长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高。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韩国和日本的校园足球系统相对较为成熟并发达,其高水平足球均从校园足球起步,李章洙认为,中国足球早该如此,这显然是中国足球可以借鉴的路径。
李章洙指出,在巴西足球的环境中,人们对选择学校没有固定观念,关键是球技水平。而在东亚,孩子必须接受良好教育并毕业于优秀学府,这种教育理念使东亚的家长普遍感受到压力与焦虑。因此,孩子们在校园与足球之间面临艰难的选择。
李章洙对中韩青训的差异做了详细分析。他提到韩国的校园足球可以成为提高中国青少年球员水平的有效路径之一。在韩国,足协要求俱乐部必须设立梯队,并在指定学校进行学习与训练,所有费用由俱乐部承担,令这些俱乐部梯队既能够参加单独联赛,也能在假期参与更大型的比赛,这种机制使得球员可以在15岁左右被挑选进入职业梯队。
李章洙介绍了韩国青少年足球的成功之处,并认为韩国可以成为中国青少年留洋的重要跳板。他指出,韩国俱乐部梯队提供教育与足球训练的双重支持,而这些梯队的比赛数量是保障球员成长与提高的关键因素,每年30到40场高质量正式比赛已经成为推动韩国青少年水平提升的秘诀之一。
在国际交流方面,中日韩三国由于地理、文化和饮食的相似性,使得彼此间拥有更多交流合作的基础。李章洙认为中韩之间的青少年足球交流不够充分,他强调需要增加这样的交流以切实发现并解决中国足球面临的问题。
李章洙坚信,韩国并不仅是制造娱乐明星的强国,亦同样具备培养足球新星的能力,例如孙兴慜这样通过韩国校园足球体系成长起来的球员。他提出,中国青少年球员在韩国经历校园足球的磨砺,参与职业梯队选拔,甚至在韩国职业联赛效力,是非常值得尝试的发展路径。
韩国俱乐部经常有国际球探驻守,密切关注年轻球员的发展,李章洙指出,这为中国球员提供了一个可以进一步追求足球梦的平台。因此,增加比赛数量、强化比赛质量,从而为中国年轻球员铺设更好的职业生涯道路,应该成为中国校园足球工作的重点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