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5月28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震撼登场,为13座城市的球队提供了一个竞争的平台,各队以城市的名义比赛,为城市荣誉而战。这一省级业余联赛的诞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在中国国内,虽然拥有中超、中甲、中乙等三级职业足球联赛和中冠业余联赛,这些比赛代表的更多是省或国家级,而非城市间的较量。因此,以城市为单位进行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显得尤为独特。
据江苏省体育局数据显示,早在今年2月底,各支城市队伍就已经完成了组建工作。本次赛事共有13支队伍参与,尽显全民参与的乐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516名参赛球员中,包括85名本科和大专学生、69名高中及中专学生、29名职业球员以及其他来自各行业的业余球员。在年龄层面,参赛球员最大为40岁,最小为16岁,极具包容性和广泛参与性。
令人惊喜的是,这一赛事不仅在球场内制造了看点,更是在线上引发了热议,尤其是“玩梗”成为了最大亮点。自赛事发布后,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迅速在网络上爆红,获得民间称号“苏超联赛”。在抖音上拥有4575万粉丝的网红“叨叨傅”,通过其广为传播的“江苏十三太保”梗,创作出多个相关主题的短视频,吸引了大量的球迷关注。更有趣的是,其本人也亲临现场,为场内气氛添柴加火。
联赛的火爆不仅体现在线上,线下的观赛人数同样可观。据江苏省足协透露,在5月24日至25日的第二轮比赛中,六场赛事共吸引了59110名观众到场观赛,场均观赛人数接近万名。特别是在盐城与泰州的比赛中,共吸引了14898名球迷到场,使得现场气氛热烈异常。可见,尽管是业余联赛,这些数字与国内顶级职业联赛相比依然不逊色。
推动这一火热盛况的背景,是江苏省整体强大的足球基础和蓬勃的球迷热情。尤其是在网络传播的推动下,“苏超联赛”让那些原本并不关注足球的受众也感到好奇,进而走进体育场,体验足球魅力。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通过“以城市命名,以城市竞争”的模式,不仅增强了地域认同感,也无形中为江苏的社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以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正逐步成为一个展示地方风采、吸引各方目光的新平台。这不仅是一场场头脑风暴,更是一场城市间的友好较量,充分展现了当地居民的活力和热情。像这样的“草根赛事”不禁令人联想起近年来异常火爆的“村BA”等,正是有这样的“土壤”,才使得“苏超联赛”如此深入人心,有望点燃中国足球新一轮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