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励志,让梦想起飞——电影分享会成功举办》


6月13日,电影《我,就是风!》的导演邓原、潘钧,以及主演张家城等幕后团队,亮相了由广东省电影局主办的“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此次活动由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和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协办,南方都市报社和南都娱乐公司承办。

影片《我,就是风!》是根据“广东新时代好少年”、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独臂少年张家城的真实经历改编。电影通过展示张家城不懈努力的训练过程和激烈的比赛场景,带领观众步入他的励志成长之旅,传递了“坚持砥砺前行、绝不轻言放弃”的正能量。

影片的发行策略也进行了创新,采用“分线+分区域”的方式。影片已于5月28日在广东省首先上映,接下来将逐步扩展至全国市场。两位导演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分享了电影创作的台前幕后故事。

南都娱乐首先问及这部电影的创作起点。邓原表示,最初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张家城的励志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深深打动了他们,并由此激发了拍摄这部影片的念头。当出品人朱颖邀请他们负责影片创作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认为这不仅有意义,而且是一种挑战。

潘钧提到,张家城具备一种“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年轻人中并不常见,而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品质打动了他们。拍摄过程中,一个难题是张家城并非参赛成功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他的未来尚未确定,这对影片的叙述是一个新的挑战。然而,邓原认为,这恰恰是与普通观众共情的一个通道,展示了大多数普通人在追梦路上的真实景象。

拍摄过程其实充满了困难。邓原指出,由于张家城不是专业演员,所以要将他调整到表现所需的状态是相当挑战的。尽管张家城聪明且用心,但为了塑造更为完美的角色,他们特别找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新人辅导他。潘钧也提到,由于缺乏表演经验,张家城在哭戏等情感戏份上需要额外的指导和支持。

电影拍摄的篮球场景也颇具挑战性。邓原解释说,由于没有篮球题材动作片的拍摄经验,他们专门采访并记录了张家城的日常训练,成立了包括摄影、美工和剪辑在内的专门小组,仔细研究和设计篮球动作。从大规模的排练到多机位拍摄,他们力求完美呈现每一个镜头。

在评价主演张家城的表现时,邓原表示,尽管一开始并不看好他的普通话,尤其是配音部分,但张家城超出预期的表现令他们惊喜。他以自行练习和每日提交作业的方式,迅速提升了普通话水平并完美掌控情绪。张家城在片场拍摄时的自然和自如,使影片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通过《我,就是风!》,导演希望传达一种坚定不移的精神,唤醒每个人内心的火种,即使在黑暗和压力中,这种火种也能带来光明。潘钧强调,这不仅是一部展示农村题材的影片,他们希望传递的是希望与光明,而不是苦情。

影片的舞台设在云浮,当地政府在拍摄过程中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从道具、设施到场地和人员的安排,所有细节都得到了妥善解决,这是影片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因素。

无论是作为合家欢影片,还是对学生的鼓舞,甚至是解决校园心理问题的引导,《我,就是风!》都深受观众喜爱。导演们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能够启发更多人面对困境,积极追求梦想,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