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民的选择:放弃稻作背后的故事


当世世代代在云南山区种稻的农民,选择不再种水稻了,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绿色和平与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鸭先知文化节”上放映的纪录片《问稻》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答案。

《问稻》海报

这部纪录片中的五位农民曾在2004年前后参加过绿色和平的“稻米之路”项目,他们的摄影作品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的稻作方式。在当年的影像中,攀天阁的阿四妹曾说:“水稻是我们的生命”,“水稻不仅能填饱我们的肚子,还能喂养牛马、猪鸡,用稻米的副产品堆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然而,十年后,五位农民中只有阿四妹还在坚持种稻。

在纪录片中,导演问阿四妹对于稻米的价值和价格,她答道:“100元一公斤才合适,至少要10元一公斤我才会继续种。然而现实中的稻谷价格却仅为2-3元一公斤。”在对现金需求和农产品价格低廉的双重压力下,很多农民不得不外出打工或者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他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阿四妹采访 《问稻》剧照

更为隐形但同样重要的是气候变化的影响。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云南省的平均气温显著提升,降水量的季节波动显著,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工程性缺水”则更加严重:人口和农业多密集在山区的坝子地上,水资源难以高效利用。为了解决灌溉问题,甚至会引起村民之间的争水矛盾,这让农民们感到极度困惑和无助。

在影片未能拍摄到的地方,气候变化的影像同样深刻。影片导演王珏透露,阿四妹的村子需要通过水渠从山上引水来灌溉稻田,春旱来临时,整个村子的灌溉情况都会非常紧张。更何况,气候变化让农民不得不面对不稳定的收入,即使努力耕种,好的天气也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收成。

云南景洪,稻农正在插秧 © Greenpeace / Li Mingfu

在许多人看来,只有传统农业才靠天吃饭,是落后的表现。然而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大多数农民都相信“靠天吃饭”代表农业的自然属性。尽管有各种现代化手段如修水渠、打井、建大棚等,最终农业的命运仍然与自然天气紧密相关。这让人们重新思考传统农业中的智慧,例如作为气候适应的一部分,传统品种的优势显现出来。

影片中的农技员黎叔提到,尽管农家品种在产量上不如杂交稻,但它们更具抗逆性和韧性,更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能够结合农民的经验和科学家的研究,这些传统品种或许能成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然而,遗憾的是,随着农民逐渐放弃传统稻作方式,这些宝贵的地方品种也在减少,从40年代的4.6万多个品种锐减到90年代的1000多个。

云南维西,正在耕地的稻农 © Greenpeace / Xiong Guizhi

梯田种植水稻是山地民族的传统方法,依赖复杂的水管理措施来应对干旱和洪水。然而,随着村庄劳动力的减少和技艺的失传,这些梯田面临维护困境,这再次提醒我们要重视传统智慧。

纪录片《问稻》中,无论是否依然种稻,五位稻农都表达了对稻作生活的深深眷恋。他们希望未来的农民不仅能够使用现代技术,还要了解传统稻作中的生态关系和实践技艺,以此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部影片,了解云南山区农民面对的挑战与智慧,并从中汲取未来农业发展的养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