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小日子》的收尾回应了观众长久以来的期待,却在点映过程中留下了不少疑问和槽点。令人唏嘘的是,朱大力这个角色选择用死亡的方式去“洗白”,而他一生中的暴力行径和对妻子张善亚长期的家暴,却因其猝死而戛然而止,张善亚的离婚之路也因此变得充满讽刺。
张善亚历经沧桑,终于鼓起勇气走出家暴的阴影,但老伴的离世迫使她需要守三年的孝期,仿佛仍旧不能彻底摆脱那份枷锁。这一情节引发了观众对现实制度的思考。
国产剧似乎总难逃催婚催育的宿命,动不动就要推动主人公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观众对此颇有微词,既然是新时代,传统观念是否还应该硬性地作为一种束缚?
通过朱大力的人设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这样一个有缺陷的角色,在剧本的安排下,也可通过一个“生死转折点”拨动观众情感。而电视剧中的其他角色同样饱受荒谬设定之苦。比如顾茉莉,她身为画廊经纪人,却突然转行成为当红画家。她的作品价格不菲,背后原来竟是艺术品洗钱的黑幕。
朱劲草则是另一个故事线的焦点,他从上海大公司的职位辞职,转而在宁波重头再来。经历了顾茉莉的变化,他产生了怀疑,于是在小公司稍有建树,又匆匆辞职返回上海,企图揭穿顾茉莉的真相。这番上蹿下跳的曲折,不由得让观众质疑编剧的逻辑连贯性。
而在巨额利益的驱动下,顾茉莉和朱劲草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彼此原本应是合作伙伴,却在权力和金钱面前显露出人性的复杂。顾茉莉第一反应竟是对朱劲草的成功嫉妒,而非感激。
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小日子》的逻辑缺失成了主要话题。智商税似乎成了剧集收视的不成文规定,忽视逻辑的快速发展,令原本拥有深度的剧情变得充满诙谐。然而,观众不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对于这些“降智剧情”,人们只会更加清醒。
最终,《小日子》以大团圆的结局告终,可能这只是为了迎合传统价值观,但无疑也成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所在。观众们或许会继续追剧,但对这些充满槽点的情节,他们绝不会轻易妥协和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