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北市的文化地貌再次经历一次变迁。在多年的服务后,备受瞩目的信义诚品书店于24日晚间10点30分关闭了它的大门。这是继2020年诚品敦南店之后,岛内第二家结束24小时营业的诚品书店。该书店不仅仅是一个购书的场所,更是一个集阅读、交流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空间,许多读者将其视为心灵的港湾。
信义诚品书店的关闭,引起了众多民众的惋惜与集体回忆。自从10月19日宣布即将谢幕,周末单日进店的人流量屡创新高,有时甚至达到53,000人次。民众纷纷前往书店最后一次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可见信义诚品对许多台北市民而言,是不可替代的精神坐标。
信义诚品的下线,虽因租约问题而不得不结束营业,但从更大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同样反应了实体书店所面临的广泛挑战。在台湾,不乏知名连锁书店如金石堂、何嘉仁和建弘书局等因为不同原因陆续熄灯。曾经繁华一时的台北市重庆南路书店街,近十年来关闭的书店超过100家,只余下不足十家继续营业,形势相当严峻。
网络购书的便捷以及疫情对实体书店构成了沉重的打击。台湾的媒体与学术界人士纷纷表达了对于书店消失带来的文化空间丧失之忧。台湾东区的商业活力随着书店的关闭,也显示出了城市发展的另一面貌。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民众与专家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实体书店的困境,检视书店停业的深层原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案来支持实体书店的生存和发展。这样的措施不单是对书店业者的帮助,更是对维护台湾文化生态的投资。
诚品的故事或许在这里暂时画下休止符,但它所象征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寄托却是历久弥新的。台湾民众的文化需求从未改变,如何在数字化浪潮和物质空间的夹缝中,找到一条既守护传统又拥抱变革的道路,将是台湾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的重要考验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