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否认“退出中国”传闻,展望在华深耕未来


近年来,跨国企业调整在华业务结构的消息频频出现,引发各界关注。特别是在PC行业,戴尔这个名字在“去中国化”战略中似乎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2023年3月份,有关戴尔计划逐步淡出中国市场的详细方案被外界广泛传播。据此方案,戴尔计划到2025年在中下游供应链排除中国制造,进而在随后的几年内分阶段减少来自中国的零件采购,并在2027年让在美销售的产品完全摆脱中国制造。

这些动作与戴尔曾在中国市场的辉煌战绩形成了强烈对比。戴尔的PC产品在中国市场曾位列第二,为公司带来巨额营收。然而,市场数据显示,戴尔PC在中国市场的处境日益艰难。Canalys发布的数据包含了令人震惊的下滑趋势:戴尔PC在中国的出货量在第一季度暴跌了45%,第二季度更是跌去了52%,市场份额骤减至8%以下,被华为超过,市场地位岌岌可危。就服务器市场而言,戴尔的表现也不容乐观,市场份额低于5%,本土品牌如浪潮、新华三、中兴等更受消费者青睐。公司在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收入同比下降了12%,其中PC业务损失了11%。

对于“退出中国”的传闻,戴尔保持着沉默。然而,在形势愈发严峻之际,这家科技巨头似乎不得不做出回应。2023年11月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戴尔举办了盛大的进入中国25周年庆祝活动,该活动通过回顾戴尔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来展现其在中国市场的重视。

在庆祝活动中,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接受媒体采访,对“退出中国”的传言做出了正面回应。她明确表示,戴尔从未发布过任何关于上述计划的“信息”或“评论”,并强调戴尔一贯的立场是不对“谣言”进行评论。吴冬梅指出,将公司的沉默误解为默许是错误的,她强调那些传言完全是“谣言”。此外,她还表示中国市场对于戴尔来说一直非常重要,公司希望未来继续在中国发展,并且重申戴尔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是坚定不移的。

吴冬梅还提到,戴尔在中国拥有厦门、成都、昆山三大生产基地,既服务于全球市场也显示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值得注意的是,厦门和成都的工厂完全由戴尔自营,并且戴尔分别是2023年厦门和成都的顶尖制造企业。

以上回应表明,尽管外界有关戴尔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甚嚣尘上,戴尔本身对于在华业务的规划依然是积极的,且在实际运营中依旧保持了强大的本地生产和研发实力。这一立场也许会对市场信心和公司在中国业务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