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针对网络上关于太原理工大学知名教授郑强的诽谤事件,晋中市公安局高校分局发布了最新通报。通报提到,教授郑强于10月12日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在网络上遭受一系列的恶意捏造事实和诽谤侮辱。
据通报详细介绍,自10月10日起,网络上出现了一系列针对郑强的不实言论。经过调查,发现编造谣言的主谋是吕某某,他是一名甘肃籍人士,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2018年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于2022年11月30日刑满释放。释放后不久,吕某某为达到个人不法目的,于10月10日在互联网平台散布关于郑强的虚假信息,这些信息迅速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和评论,对郑强的个人名誉造成了极大损害,并引起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此前,10月10日晚,一位使用昵称“华趣”的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指控郑强教授婚内有染以及包养情妇的行为。“华趣”声称,自己在2015年与女友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时,郑强教授不期而至,造成了他和女友关系的破裂。面对网络上传播的指控,郑强教授于10月12日中午通过微信公号发表声明,确认对方散布的不实信息的发布者名为吕某,是一名刑满释放人员,他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内容全是经过恶意编造和虚构的,与事实严重不符。
目前,郑强教授所报的案件正在进一步的侦查中。警方已经依法对吕某某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在法律的审视下,任何捏造事实和散播谣言的行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这起事件也提醒社会各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言论同样受到法律约束。
随着警方的通报和事实真相的逐渐水落石出,希望社会公众可以客观理智地看待网络信息,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保持必要的怀疑,并依法利用网络空间,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对于公众人物而言,这同样是一次警醒,提醒他们在享有广泛社会关注的同时,也可能会成为恶意攻击的目标。正是依靠法律的保护和公众对真相的重视,才能实现对个人名誉权的有效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