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消息,地名,这一沉淀了历史与文化精华的符号,向来是人们共享记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1月16日,记者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江苏省近期联合多个部门宣布了全新的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在此名单中,共计157个地名被评为第二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其中涵盖了乌衣巷、山塘街和二十四桥等93个路、街、巷(里、弄、坊)地名,以及64个古桥梁地名。这些地名的评定是继去年全省首批发布古城、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后的又一项文化传承举措。
过去一年,全省各地积极推荐623个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参与省级文化遗产的评选。通过层层筛选、专家审核,最终明确了这一新批次的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在南京的乌衣巷,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诗意栖居;苏州的山塘街和扬州的二十四桥,则见证了水乡古城的独特魅力。此次入选的不仅仅是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名字,更代表着一份珍贵的历史传承和文化认同。
江苏省不仅在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不遗余力,在无形的地名文化遗产上也同样展现出恰如其分的重视和匠心。2022年,省委办公厅及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指导意见,明确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并成立了跨部门的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切实保护这些地名,江苏省还出台了《江苏省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办法(试行)》,并连续两年,省、市、县三级联动推动了地名文化遗产的评定和保护工作。至此,全省已建立的历史地名保护名录,记录了逾13000个历史地名。此外,全省亦设有2000余块地名碑牌,以此记载和展示老地名的历史信息。
一些曾一度消逝的老地名,在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被重新赋予了生命。苏州的狮子口、扬州的醒狮桥等,已经在当地“复活”,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同时,如常州和淮安这样的城市在规划新地名时,也纳入了对老地名的考量和利用。
除了实体的保护和复活,地名文化的推广和应用也同步进行。江苏省民政厅编制了《江苏省政区图》《江苏省行政区划地图集》,并出版了《江苏省标准地名录》。此外,全省各级行政区域均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标准地名录,以及超过300部的地名丛书。在国际论坛上,江苏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也得到了展示,为国际朋友们进一步了解中国承载了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提供了窗口。这些努力不仅巩固了江苏的文化自信,更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