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戴护腿板,”年轻的职业球员奥利塞坚定地对一位试图赠送护腿板的球迷说道。这种抗拒情绪在足球界并不孤立。奥利塞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护腿板演变以及其存在意义的深入探讨。
上赛季,拜仁与巴黎的欧冠比赛中,这位23岁的球员替补上场时面临了一次来自裁判的“安全提醒”——因未佩戴护腿板,他被要求立即补全装备。尽管他象征性地将护腿板塞进袜子,但在确认不会被注意后迅速取掉。奥利塞与前谢菲尔德联队前锋麦克伯尼都有相似的感觉,他们认为护腿板影响比赛舒适度。麦克伯尼甚至透露,他会用泡沫垫来代替护腿板以营造舒适感。
为了保护球员,国际足球联合会(IFAB)明确要求球员必须佩戴护腿板,无论其尺寸大小。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中,规则执行往往显得灵活,尤其是一些年轻球员受曼城的格拉利什和切尔西的詹姆斯等球星的影响,兴起了低袜与迷你护腿板的潮流。
护腿板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74年,由萨姆-韦勒-威多森发明。这个以板球膝垫改造而成的小腿保护装置,如今已演变为设计精巧的防护装备。上世纪中期,护腿板逐渐简化,而到现代发展成更小型的版本。这一趋势引起了一些人对于安全问题的忧虑。彭尼斯顿教堂俱乐部甚至因为一名球员在佩戴迷你护腿板后遭遇严重伤病而对其实施了禁令。
老将彼得-克拉克自2001年首次参加英超比赛以来,感慨于护腿板的小型化趋势。他认为足球是一项充满碰撞的运动,护腿板的存在不应只是装饰,而是真正的安全护具。
然而,在这个追求个性化和高科技的时代,一些球员将护腿板当作个性展示的平台。英格兰女足前锋阿莱西亚-鲁索的护腿板上印有属于她的重要记忆,类似的个性化设计在球员中颇为流行。前威尔士国脚贝尔甚至委托专业公司为其制作专属护腿板,追求的是完全贴合个人的舒适体验。
与此同时,科技的引入进一步革新了护腿板的功能。由Soccerment公司研发的高科技护腿板不仅提供保护,还能实时收集比赛数据,帮助使用者提升自我。国际米兰的迪马尔科等球员都是这款护腿板的忠实用户。
不论是展示个性还是借助科技,护腿板的核心使命依然是保护。无论设计如何改变,材料如何进步,其首要功能依然是为球员提供小腿的基本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