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身性电影,也被称为“关于电影的电影”,是在传统和现代主义两种语境下发展的独特电影形式。传统电影,以好莱坞类型片为代表,旨在让观众忽略电影的形式,强调故事叙述的透明性。然而,反身性电影则恰恰相反,它们通过揭示电影制作的过程和叙事结构的不连贯性,让观众意识到“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特质。借此,我们将在本文中探讨反身性电影的两种主要形式——正式反身性和个人反身性,及其在传统与现代主义叙事中的表现。
比利·怀尔德的《日落大道》是传统反身性电影的经典代表。影片并未直接讨论电影本身的制作,而是通过电影中描述的角色和场景暗示了电影制作的内在过程。相较之下,现代主义反身性电影如费里尼的《八部半》以及伯格曼的《假面》则直接反映了电影制作的形式,让观众更注意故事叙事的手法和媒介本身。
在这些现代主义电影中,叙事中的反身性元素常常使得情节和时间的连贯性被打破。比如,《假面》中的弧光灯亮起瞬间,或者耶日·斯科利莫夫斯基《出发》的结局,电影胶片被烧毁,揭示了电影存在的本质。在《最后的大亨》和《日以作夜》中,我们可以看见电影制作的每一步,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剪辑以及最终呈现。这些展示电影制作过程的细节,不仅令观众看到影视工业的真实运作,也让观众更加关注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的自觉性。
现代主义电影的叙事因其抽象与概念化的问题,本质上不同于传统电影。特吕弗《日以作夜》中探讨的是现实的电影制作问题,而费里尼的《八部半》关心的则是圭多关于电影制作意义的内心冲突。这种内在自我反省,使得现代主义自反性电影更加注重内心探索和自我觉察,甚至反映出电影人的主体性。
除了前述影片,现代主义电影如《狮子、爱、谎言》、《豺狼时刻》、《大卫的日记》和《东京战争战后秘史》等,均以残缺的自我对完整的追寻作为中心主题。这种主题将正式反身性和个人反身性结合到一起,使电影不仅揭示自身的结构和本质,还深入探讨了个体的内心世界。
传统电影叙事中的反身性问题往往具体可见,例如《雨中曲》中如何克服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现代主义反身性叙事则注重抽象问题的探讨,如“电影拍摄的意义是什么?”这种对本质的探问,将现代主义电影定义为真正的元电影。
现代主义电影中强化的自我意识,使得艺术家们在作品中不再隐瞒自己的观点,明确展示了他们对艺术和生活的深刻理解。这种自我揭示,使得现代艺术丧失了它的透明性,成为一种对自身媒介、结构和本质不断进行反省和探讨的艺术形式。现代主义电影便是在这种独特的艺术视角中发展起来的。
尽管现代主义电影的例子在五十年代中期之前十分有限,但它们后来通过艺术电影的形式逐渐进入了剧情片领域,形成了一种现代主义叙事方法。现代主义叙事的特征在于抽象问题的探讨,使其成为一种探索电影本质的绝妙实践。
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如伯格曼、戈达尔和马卡维耶夫,与绘画中的毕加索、文学中的卡明斯和乔伊斯一样,通过元艺术表达了他们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体验。这种对自身本质与结构的重新思考,使得现代主义电影成为独具辨识度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