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吴迪(胡歌饰)眼戴圆框眼镜漫步在四川街头,伸手挥停小轿车,随后和女主人公冯柳柳(高圆圆饰)穿过熙熙攘攘的马路,背景中轻轨穿楼而过的画面让人心生熟悉之感。这一刻仿佛立即将影迷们带回了经典爱情电影《曼哈顿》的场景中。”不是每个人都会变,你应该对人更有信心一些。”17岁的翠西最后对艾萨克说的话在影影绰绰中回荡。导演龙飞正是怀揣着这一份回溯的情感,将其第二部长片《走走停停》带回了家乡四川。这部电影在公映十天后,票房刚刚突破8000万元。虽然这一数字不算亮眼,但影片的质量却令人安慰。
《走走停停》讲述了北漂十几年仍“一事无成”的小编剧吴迪,在经历与恋人分手、室友退租等诸多挫折后,终于决定回到四川老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头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冯柳柳,她正为电影台拍摄一部以吴迪为主角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反映了当下青年人生存现状,同时也点燃了吴迪重新拍片的激情。在拍片过程中,吴迪与父母的交流与共同生活,以及母亲意外离世的变故,使他渐渐找回了生活的方向与意义。
从剧情上看,《走走停停》给人一种熟悉感,仿佛那些新世纪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的故事模板。然而,今天的“吴迪”是否又跟昨天的“张三”“李四”走着同样的人生轨迹呢?在元电影范式越来越常见的今天,这种方法或噱头已经成为电影创作中的一种焦虑的表现。当自我解构成为必需时,类似“自拍”的行为正显露出来。后现代社会商品化过程中,以被看见和被展示作为存在的确证。这种表象上的“被看见”需求与自我建构紧密相关,实际上一部分解构行为不过是对此的应激反应。然而,在《走走停停》中,这种自我解构显得更轻盈、少了些许“怨气”,影片在表达上更显平和。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吴家内部空间的戏份尤为出彩,导演使用了多达三台摄影机,将拍摄纪录片的手持摄影机、吴迪拍摄光影的摄影机以及电影本身的摄影机结合在一起,使人物动线错综复杂、充满挑战。类似的桥段在《我和我的祖国》徐峥部分等作品中也有出现。
电影《走走停停》在天坛奖上斩获最佳影片,总评委会主席库斯图里卡在评价这部影片时使用了几个关键词:真实、表演出色、情感冲击。总体来说,《走走停停》没有刻意说教,也未试图在表意上做过多努力。它抛弃了为行业祛魅这一沉重的话题,更多聚焦于日常生活的解构,正如片名般恪守“该走就走,该停就停”的哲学,偶尔躺躺也无需内疚。
影片的“纪录片感”来自影像风格上的缓慢和安静,令人想起《步履不停》和《河畔须臾》。在这种松弛的氛围中,《走走停停》通过慢速和褪色的视听效果营造出难得的闲适情调。影片在具体场景打磨上耗费了大量心血,使得以吴迪一家为中心的内外部空间充满生活质感。影片中不仅插入了丰富的互文彩蛋,还极力保持整体的协调性与适配性,从片头借鉴马克·罗斯子的画作,到披头士《Abbey Road》专辑封面的戏仿,以及对黑泽明《红胡子》中构图的挪移,都表现出导演在致敬经典与创新之间的平衡。
《走走停停》的另一大优点在于人物塑造的出色,从剧作到表演都有着高质量的发挥。影片借助“在家拍电影”这一大情节段,将人物群像一步步建立起来,老套情节依然保持节制,母亲(岳红饰)与父亲(周野芒饰)的角色各自以热、冷的方式引渡和支持着吴迪。而冯柳柳则作为对比组,帮助进一步深化故事主题。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自带其丰富的情感色彩,母亲的戏份尤为突出,她不仅认可吴迪的每个决定,还亲自参演儿子的电影。
《走走停停》延续了龙飞前作《睡沙发的人》中“废柴文学”的框架,在主流叙述之外呈现更加私人的故事。当所有人堵在时代的窄桥上,无论快一些还是慢一点,总难以逃脱走走停停、来来去去的命运。《走走停停》探讨了一种减负和自洽的哲学,母亲的话也让吴迪和观众得到了内心的解放。影片最终传达的哲理,不在于人们的表面成功,而在于了解并保有不被裹挟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