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微短剧行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鉴于此,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到地方政府,纷纷强化引导与监管力度,接连出台相关政策和新规,包括微短剧备案流程改进和各种奖励政策,加大对微短剧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据报道,自6月1日起,微短剧将全面实施新的备案流程。总投资100万元及以上的微短剧必须在重点网络微短剧信息备案系统进行备案;总投资在30万至100万元之间的微短剧则可在新旧备案系统间选择备案,还需获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备案需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在拍摄制作前进行剧本备案,提交材料后等待初审通过;接着是拍摄制作完成后的上线备案,提交题材、项目介绍、故事梗概和思想内涵等内容,并按照内容属性选择相应分类。
而对于总投资30万元以下的微短剧,则需在播出平台备案,各平台的备案流程和规定有明显差异,需要根据具体平台的要求进行实施。无论是新规还是新的备案流程,其核心理念都是“规范”,确保行业从源头上得到有序发展。广电总局和行业协会正是希望通过这些措施,防范其他网络视听业态曾出现的问题,推动微短剧的健康有序发展。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微短剧创作和精品化,6月初即将举行的第29届上海电视节上,也将举办上海微短剧大会。大会将聚焦微短剧产业的“品质”创制、“数智”应用和“新质”发展等议题,旨在打造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交易平台,发挥上海的独特优势,汇聚各方资源,讨论微短剧的模式创新、技术应用和产业价值延伸,推动微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和线下经济的深度融合。
上海电视节在去年便率先将“微短剧项目路演”纳入其“白玉兰对话”环节。今年的上海微短剧大会将继续围绕产业发展,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政策发布、精品扶持计划、主题论坛、项目路演和创投洽谈等,结合更多市场活动,构建全球创作者的微短剧产业全链条生态系统。国内外微短剧产业的主要平台和头部企业已受邀参会,并将在大会期间举办多场产业活动。
此外,本届大会还将展示和推介上海城市特色文旅目的地、上海区域产业特色生态,以及微短剧拍摄的影视取景地和制作支持服务等,展现上海的城市活力和风采,助力上海特色微短剧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与此同时,为紧抓微短剧这一影视新风口,青岛市专门印发了《扶持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政策清单》,通过“政策+服务”组合拳为微短剧产业保驾护航。《政策清单》显示,对那些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青岛城市文化形象、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的优秀剧本创作项目将予以1万元到5万元的扶持资金奖励。
此外,青岛还对获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中的优秀网络微短剧给予每部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列入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并播出的优秀作品给予每部10万元一次性奖励。在这种政策驱动下,预计2024年青岛将生产400部微短剧。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城市出台类似的扶持政策,微短剧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精品微短剧的数量和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