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影片的冥想:伊朗电影的灵魂之旅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哲学始于1970年的作品《面包与小巷》,一部为德黑兰儿童与青年智力发展研究所拍摄的影片。随后几十年,他逐渐成为一名电影诗人,书写平凡的日常和默默无闻的故事。

1997年,他的作品《樱桃的滋味》在国际舞台上赢得重要奖项: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从此让他的地位在国际影坛上更加稳固。该影片中,主人公巴迪试图让他人帮助自己完成自杀,并隐藏自己的尸体。不同于许多影片在讨论生命价值时会提供一个积极的结论,《樱桃的滋味》却试图去除这些预设情节,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贯穿始终,创造出一种特有的张力和旷野式的冥思。

在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中,人际关系的困难性、脆弱性与不确定性是被不断探索的主题。例如1989年的《家庭作业》中,通过一系列访谈,展示了与父母关系紧张的孩子们。影片通过小男孩的表现揭露了这种痛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代表了一种更普遍的社会问题。

在九十年代,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风格进一步发展,人际关系的描写变得越来越复杂。他的作品《特写》将一个真实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其中冒名顶替者的行为引发了观众对于人际关系的深层思考。

2016年夏天,基亚罗斯塔米在巴黎不幸去世,他的逝世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深切的哀悼,几年后美国举办的他的回顾展更是对这位伟大电影艺术家的职业生涯予以了尊重和褒扬。

基亚罗斯塔米的电影不仅仅是电影本身,更是一种强烈的文化和思想交换。他通过电影的语言探讨了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可能带来的慰藉和孤独,他通过抽象的叙述手法,使影片既是一个谜也是一个观点。

电影《樱桃的滋味》没有提供一个明确的结局,反而给观众留下了广泛的想象空间。巴迪的角色以及由他代表的内心世界,对每个观众来说都是一个灵魂上的谜题。在影片中,巴迪拒绝透露为何想结束生命,这种挫败也正是电影想要传达的:生活是复杂和多变的,不应该被简单的故事所束缚。

基亚罗斯塔米的影片教会我们,有时候,需要超越日常的枷锁和影片本身的规则,去感受生活真正的味道——即便这味道是苦涩的,也总有闪耀的希望在其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