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春节档期期待引爆票房的电影《红毯先生》,在撤档后的3月15日重回大银幕,但市场反响却出乎意料地冷淡。该片由宁浩执导,刘德华担纲主演,原本寄望凭借二人的强大号召力和商业号角,占领春节档的票房制高点,却最终票房凄惨,总数仅为9105万元,距离票房翻盘更是遥不可及。
虽然重映后排片率一度达到11.6%,仅次于同期热门影片《灿烂的她》,并在全国影院投放了高达四万多场次的放映量,但观众的响应却远不及预期。重映首日即显颓势,仅有1.3%的观影率,成为当日所有在映影片中最低。连片方为吸引观众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更改片中部分粤语对白为普通话、便捷链接售票平台等都未能起到实质性作用。
影片的回归档期在业内也颇受关注,春节档过后并未长久,而反响热烈的头部影片如《热辣滚烫》《第二十条》等已经落幕,看似是一个相对缓和的档期,对于《红毯先生》来说,理应是一个争取票房反转的良机。遗憾的是,即便排片量一度领先,但观众的兴趣并未被重新激起,票房仍陷入低迷。
这次的回归未能成功,除了档期安排外,也令人不得不再次审视影片本身。虽然《红毯先生》豆瓣评分6.8分,并非低分,但仍与宁浩此前的爆笑风格作品如《疯狂的石头》《心花路放》相去甚远,消费者显然对这种调性转变感到意外,影片的欢乐和幽默落差大于观影欲望,因此票房表现未如人意。
宁浩这次的类型转向显得过于冒进,尝试将实际表现艺术与戏剧化剧本相结合,但被诟病为故事结构松散,缺乏幽默感,主题表达含糊。演员选择上,虽然刘德华作为演艺界的常青树,给人以超然之姿,却未能很好地融入过气明星这一个设定,与观众的预期出现偏差。
影片空有宁浩的大胆尝试和刘德华的全力投入,却在缺乏类型片特点、主题表达不清晰及演员角色差异化的三重失误中,未能打动观众的心。反观网络上,影片的热议不断,但议论中更多的是对影片策略、定位、以及市场表现的分析和批评。
总体来说,《红毯先生》原本拥有撼动春节票房的资本,却因为多方面原因未能如愿以偿。对于未来的影片撤档再定档的做法,业界也许将从《红毯先生》的案例中得到深刻的反思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