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更多种类的创意


暑期档已经走过一半,但全年票房尚未突破300亿,而春节档8天的票房则达到了80亿。其余的200多天,日均票房仅有1亿。全年票房过亿的影片数量为46部,其中超过2亿票房的影片有26部,超过3亿的影片则有18部,但是这些影片中真正能够盈利的又有多少呢?恐怕只有10几部乃至20部而已。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这些过亿票房的影片中,场均人数超过10人的只有7部,其中4部是春节档的影片。而场均人数不足5人的则有14部。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拥有大量银幕的中国电影,究竟在面对什么样的市场需求?

从目前的票房数据来看,喜剧影片似乎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贾玲、沈腾、马丽、沈腾与马丽的作品在全年票房前四的位置上占据了主导。这种现象反映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一种狭隘化趋势,观众的选择似乎也在变得简单化。观众们用脚投票的方式是否真的能代表市场的需求和电影品质的高下呢?我们是否希望只看到有限的几种类型的电影独占市场,而缺乏百花齐放的电影生态呢?

在当前市场经济中,创作者和投资者为尝试新类型电影而付出的努力与风险不容忽视。然而,市场的反应是否总是正确的?我们是否希望市场只接纳那些被验证过的成功模式,而将创新和冒险拒之门外呢?《落凡尘》、《伞少女》、《来福大酒店》、《异人之下》、《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等影片,尽管有着不同的尝试和探索,却未能真正引起市场的共鸣,成为暑期档的遗憾。

即将到来的八月也将迎来《解密》、《从21世纪安全撤离》、《负负得正》和《冲·撞》等新的影片。电影创作者们的勇敢尝试在这个夏天就像昙花一现,虽然《落凡尘》和《伞少女》中对中国美学的探索和自信,《来福大酒店》中的温情与现实主义的克制,《异人之下》中对打造“中国漫威”的努力,以及《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中儿童视角下的想象力,都展现出了他们的诚意和探索。但他们的真诚在市场的冷遇和批评中逐渐模糊,甚至被抹黑和扭曲。

在这种情况下,传播媒介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无论是长文报道还是短视频,无论是KOL(意见领袖)还是学者专家,都有责任来引导观众,沟通传递创作者们背后的心血与诚意。绝不能只以千篇一律的形式化表达来呈现“诚意”,观众们会感到这种缺乏独特性的表达毫无意义,更甚者,会因为对形式的反感而背离影片本身。

同时,那些空洞乏味的学术包装和官话套话,也不会打动观众的心。媒体作为创作者的代言人和观众的知心人,应该在困境中找寻共同的出路,重建一荣俱荣的生态环境。我们不是只有一种电影类型,电影市场应该是多样化、多元化的。我们一起从上个十年的繁荣中走来,也有能力在今天的艰难中守望相助,改变现状。

中国电影市场需要百花齐放的生态,这不仅仅是创作者和投资者的责任,媒体也应参与其中,共同引导和守护多元化的电影市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