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幕上的打工人叙事:欢笑与辛酸的跳动符号


自2023年度跨年档以后,一波接着一波登陆中国大银幕的影片均讲述着“打工人”群体的故事。《年会不能停》作为一部颇具荒诞性质的职场喜剧片,因其精准的职场描写荣登跨年档黑马,被赞誉为“打工人最强爽片”。《红毯先生》中则引发了热议,尤其是一幕片场演员对资方的爆打戏码,登上微博热搜,成为营销宣传的热点。至于《银河写手》,则以独到的“打工味”聚拢了一定的受众,上映之初就标榜为“打工人必看”之作。

然而,在票房的考量中,结果却有所不同。《年会不能停》创造了12.92亿的职场片票房纪录,而《红毯先生》则陷入困境,其预测的内地票房仅为9420万;《银河写手》表现更为惨淡,票房仅有411.3万,上映仅一周便几近消失于院线。于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同为大银幕上的“打工人”叙事,反响与接受度却如此迥异?

一个显著原因在于,大众对于影片的共鸣程度与情感投入。《年会不能停》以其紧贴职场真实状态的剧情吸引了广大打工人的眼球。影片在互联网界的公司背景下,通过一系列裁员及闹剧风波,真实反映了当下的职场生态,如同实景再现了字节跳动、阿里巴巴、新东方等知名公司的影子。而在争议声中走出北京小剧院的《银河写手》,它紧贴的是影视圈的底层民工,剧情中的辛辣讽刺和荒诞笑料得以体现创作者的真实经历。尽管如此,影片的销量与《年会不能停》仍有明显差距。

《红毯先生》虽以片场剧组的故事为线索,却未能在观众中激发强烈共鸣。虽然影片展现了剧组人员面对资方傲慢行为时的一次次拳拳到肉的抗争,但这种“解气”与释放受压抑情绪的表现并没有形成足够的观影吸引力来支撑较好的票房。

此外,叙事立场的不同也是关键所在。《年会不能停》的普遍性和讽刺手段引起了广大观众尤其是打工群体的强烈共鸣,片中不仅解构了光鲜高端的大公司形象,同时以喜剧手法展现了普通员工的心声。《红毯先生》与《银河写手》,尽管在揭露职场现实和荒谬方面各有特色,却未能触及到大众共鸣的核心和深度。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表达方式的差异。尽管《红毯先生》试图以优雅的喜剧手法吸引观众,但较为冷静克制的表达方式未能迎合大众口味,《银河写手》虽在影视专业术语与文化的运用上深具特色,却因具体内容呈现的专业性限制了它的观众覆盖面。

最后,《银河写手》因为影视专业限定和表现的地域性引起口碑两极化,而《红毯先生》同样因内容局限性和缺乏较强的娱乐化元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这表明,无论叙事怎样巧妙引人,若忽略了普遍性和综合性,电影就难以在大众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