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月》上映:展现细腻人性与亲情纠葛


3月8日,备受期待的电影《追月》正式全国上映。本片根据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艾伟中篇小说《过往》改编,不仅在去年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名列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之列,更令主演何赛飞以“戚老师”一角荣膺最佳女主角奖的殊荣。影片在银幕上的呈现,获得了原著作者艾伟的高度肯定与观众的广泛赞誉。

艾伟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表达了他对电影的认可与感动:“导演拍得很用心,情感饱满,剧情上的节制与戏剧性冲击感的平衡处理,塑造出非常特别的文艺片风格。”他发现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或笑或泣,被片中人物的情感深度所打动。

这部电影的故事围绕着女主人公“戚老师”展开。戚老师是一位风华正茂的越剧明星,曾抛家背业前往省城追求艺术梦想,与丈夫长期分居两地。在她声名鹊起之时,丈夫不幸失踪,她却忽略了对三个孩子的照料和责任。几经波折,戚老师在晚年不幸罹患重病,回到家乡参与新戏排演,同时也迎来了人生中最后的亲子时光。

艾伟高度评价主演何赛飞的表演:“她将戚老师演绎得淋漓尽致,这种建立在对角色深入理解基础上的表演犹如涓涓细流,既具爆发力又不失节制,实为殿堂级水准。”他认为,何赛飞不仅用心塑造了角色,而且将戚老师复杂的精神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金鸡奖实至名归,其他演员的演出也颇为出色。

影片改编虽然忠诚于原著,但艾伟认为无论改编作品是否遵循原著,都能孕育出卓越的影视作品:“电影是导演与演员的艺术,同一剧本在不同导演手中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貌。”他还谈到,电影与小说的魅力之处在于前者依靠视听语言让观众感知人物心境,后者则能自由进行心理描写。

在澎湃新闻之前的对话中,艾伟进一步揭示了小说的深层内涵——家庭羁绊、子女亲情以及兄弟间的隔阂。随着故事的展开,读者得以深入理解电影中的人物,洞悉作品中充盈的“生命感觉”。

在此次新闻采访中,艾伟更是分享了其创作背后的思考与情感观照-“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是我们赋予他们的记忆和感觉使得生命充满色彩,而这正是小说家用文字创世所不可或缺的元素。”

《追月》的亮相不仅是对一位中年女演员心路历程的叙述,也是对亲子关系、个人选择与生活本身意义的深刻反思。影片紧紧捉住观众的心,并使得他们对生命的多维度感受有了更为丰富的理解与感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