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在历法中的冬至,承载了浓浓的传统文化和人间情暖。2023年12月22日,这个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的日子里,远在寒冷前线的西部战区陆军某旅的官兵们,暂时放下手中的救援任务,在甘肃积石山县的陈家村集中安置点,化作了厨师团队,忙碌地为遭遇灾难的群众准备一顿温馨的冬至晚餐。
当日,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炊事班的官兵们便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大锅烧开,面团揉成,上百斤的牛羊肉经过官兵们娴熟的手艺剁成细腻的馅料。1200份饺子按照标准仔细备餐,将成为一天中最期待的美味。此次不同寻常,包饺子的队伍中更添了近百名当地群众的身影,他们自发地加入到制作的行列中,一和一包,一笑一语,兵民互动处处流露着真诚与合作。
受灾群众也在感谢之余,深切感受到人民子弟兵的艰辛与不易。”每天日日夜夜在这个地方为我们服务,真的非常辛苦。”一位受灾群众发自肺腑地说。他们的付出,温暖了灾区群众的心,也为寒冷的冬日带去了一抹厚重的温情。
官兵们的用心深入人心。李凯,西部战区陆军某旅的一名官兵表示:”今天是冬至,我们想通过包饺子,让大家在这寒风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继续讲到,通过部队的努力,现在的群众已有了住的地方,有了吃的保障,孩子们的笑脸也多了起来,整个集中安置区的欢声笑语成为了最美的风景。他坚信,每一份辛勤的工作都是值得的,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工作增添了信心。
同样在青海民和中川乡草滩村美一小学的安置点内,一幕相似的温情也在上演。面团被官兵们和到合适的软硬度,馅料也被剁得鲜美适口。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的心愿就是让受灾群众能够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以美食驱逐内心和身体深层的严寒。
帐篷里的光景,就如同远离家乡却又重温家的暖心场景。官兵与群众分工合作,一张张面饼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兵民心间无言的了解和关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这些热气腾腾的饺子,不仅滋润了身体,也汇聚了一份份大爱,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社会温度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