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厦门技师学院25岁的班主任徐某辉不幸身亡的消息震惊了社会,网上关于此事件的讨论此起彼伏。据了解,徐某辉是该校2023级机械系模具班的班主任,2023年12月4日早晨8时24分,身着学校制服且携带工牌的他,从其租住房屋所在的13层楼房跳下身亡。悲剧发生前,徐某辉正计划在下周迎娶自己的生命伴侣。
徐某辉的姐姐在网上发文,痛斥其弟弟之死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不合理的工作安排,如违规增加上课课时以及不合理分配工作量等。根据家属的透露,徐某辉承受着巨大的教学与工作压力,举例来说,在11月17日,学校分发给他一个任务,要求在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高达84篇教案的书写。而在任务完成期限临近时,徐某辉因生病发热并向学校上级部门申请推迟教案提交期限,却遭到了忽略。
更重要的情况是,徐某辉的教学工作量明显过多。据悉,新学期徐某辉的工作量达到263.5个课时,平均每周超过50个课时,几乎是普通工作量的一倍,且额外增加了教案准备、教学日志填写等额外工作。家属还爆料徐某辉生前获得的荣誉证书,并公布了和徐某辉沟通的聊天截图,在截图中可以看到徐某辉提及过“教案赶不完”、“排课让人头疼”和“过于疲倦”的话语。这些都在无形中揭露了他身上所承载的沉重压力。
事件发生后,徐某辉的家属尝试了多次与学校沟通,但似乎一直未能得到满意的回应。12月18日,有记者联系到厦门技师学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据该工作人员表示,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并且学校方面也正在与徐某辉家属进行沟通,但具体详情不便公开。他还指出,网络上已经流传了许多关于这起事件的信息,有些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给学校带来了不良影响,目前学校也在依法依规,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处理。
这起悲剧引发了公众对教师工作量以及职场压力问题的强烈关注,同时也再次触动了人们对教育系统问题的深思。社会上人们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辛苦付出与职业压力有了更真实且深切的理解。徐某辉的离世,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巨大失去,更是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警钟,提醒着我们必须关注并改善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条件,让他们在承担塑造未来种子的责任时,有更加健康和平衡的工作与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