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水果摊现“鬼秤”:顾客退款揭摊贩缺斤短两真相


广州地铁口一水果摊声称“我们就是一斤卖八两的”,成为了社区市民热议的话题。街头小摊买东西,经常会遭遇不给足量的情况,让人深感无奈。不过,广州一位女士在这种常见现象面前表示不接受,她的行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据报道,去年12月13日,这位女士在广州车陂地铁站附近的水果摊,花费26元购买了一些水果。然而,回家后发现水果不足秤,少了两两。心里不满的她选择了返还到水果摊要求说明。面对顾客的质疑,女商贩竟然直言不讳地回答:“我们都是卖八两的,没有卖足两的。”就这样,一个公开的秘密被揭露,街头小摊的“八两秤”问题正被推到风口浪尖。

在双方争论过程中,女商贩态度坚定,她再三强调她们就是营业这种方式。听到女士提出要给市场监管局打电话时,商贩表示愿意退款,但坚持自己的原则,秤还是八两的。最终,女子选择了退款并退货,并将此情况向城管部门进行了反映。

城管部门对此表示,会对摆摊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理。网络上,此事件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的网友表示,在街头买水果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短斤少两。也有网友表达了震惊,认为这种公然的短斤少两行为令人难以接受,认为这可能是某种行业的潜规则。

针对这种“鬼秤”的现象,市民应对的策略也有所不同。一些消费者会选择在购买前用自己的手机作为一个重量对照,以确保商家的电子秤显示的重量是否准确。如果发现有问题,可以要求商家重称,或使用市场内的公正秤。对于那些拒不配合的商家,消费者可拨打12315投诉热线进行投诉。

中国法律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任何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的行为都将被受到惩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规定了对欺诈行为的经营者应责令其增加赔偿。这些法规表明,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利得到应有的保护。

本次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缺斤短两的消费纠纷,更引发了人们对日常交易中公平公正的期待以及法律维权意识的关注。市场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对类似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