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组温暖人心的报道中,天津吉林两地展现出了对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的高度责任心和合作精神。12月12日,一支由11只东方白鹳组成的特殊“迁徙队伍”,顺利起飞,从七里海自然保护区开始了他们新的旅程。
这11只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本月初在迁徙途中不幸遭遇吉林省的恶劣雨雪天气,结果导致掉队。幸运的是,林草部门及时发现并组织了救治行动,这些白鹳得以在专家的精心照料下迅速康复。
虽然经过治疗,这些东方白鹳的身体状况已经达到了放飞的标准,但它们已经错过了吉林本地的迁徙季节。而天津宁河区的七里海自然保护区,作为大量候鸟的栖息和过境地,为东方白鹳提供了完美的中转站。天津和吉林两地林草部门联手,通过陆路长途跋涉,护送这批特殊的“旅客”到达保护区。
就在今日,在这里与其他的大队候鸟汇合后,这些东方白鹳终于可以开始它们的南迁之旅。据了解,目前已有2000多只东方白鹳在天津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聚集,它们预计会在此地停歇修整约半个月的时间。得益于保护区气候舒适、食物丰富,新放飞的东方白鹳预计将很快融入到迁徙的大军中去。
东方白鹳是一种濒危的鹳类,历史上在中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皆有分布。但如今,在日本和韩国,这种鸟类已经灭绝,尽管在这些地方有人工繁殖群体,野生个体已不复存在。它们在淡水湿地和滩涂中繁殖,并在高大的树木或铁塔上筑巢。东方白鹳偏爱树丛环绕的沼泽地、湿草地和河岸,而平时也常在林地活动。
东方白鹳以鱼、青蛙、爬行动物、昆虫、蚯蚓、小型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冬季也会摄食植物,贝类和小型甲壳类动物。它们通常以10-15只的小群体行动,尤其在觅食和繁殖季节,但也不乏独居的个体。作为候鸟,繁殖后它们会南迁,离开繁殖地时通常是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的时间段,第二年3月到4月返回北方繁殖地。
繁殖季节从每年4月中旬开始,一旦交配成功,东方白鹳会产下3到4颗卵,孵化期为31至35天,亲鸟会共同分担孵化职责。亲鸟还会将食物反刍到巢中地面,使幼鸟能够方便进食。出生后约55天,幼鸟羽毛发育完全,在63至70天时离巢,此时已具备相对独立的能力。东方白鹳的繁殖成功与降雨量和猎物数量相关,这影响着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这次跨省的救助和搭建的“空中桥梁”,不仅为这些错过迁徙时机的东方白鹳找到了新的出路,也是对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实践。这一事件展现出地方保护部门之间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对生命的珍贵尊重,同时也提醒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应尽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