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上限为什么是1万?研究揭示与人建立友谊的时间成本


【CNMO新闻】微信作为中国的国民级社交APP,无疑占据了我们社交生活的重要一角。随着微信公布的最新用户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惊人的13.19亿,与此同时,QQ移动终端月活跃用户也达到了5.97亿,微信与QQ的用户合计占据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一大部分。

但是你知道吗?尽管微信好友数量上限为1万个,这个数字背后其实隐藏着微信对于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微信官方认为,普通用户的朋友数量一般不会超过这个数,1万个好友数听起来似乎庞大无比,实则聊天、互动的频率有限。这不仅仅是数字上限的问题,更是对人际互动深度和广度的一种平衡设计。

近年来,关于人际交往的研究日渐增多,《社会与人际关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此提供了更深刻的解释。研究表明,从一个陌生人变成熟人需要大约50个小时的相处时间;要从熟人升级为普通朋友,则需要接触90个小时;要让一个普通的朋友升级为好朋友,则需投入至少200个小时。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与1万个微信好友都建立起至少相当于普通朋友以上级别的关系,理论上需要2万个小时乘以200小时,也就是400万个小时,合计大约需要花费228年。而这还是建立在我们能源源不断、不眠不休地与每一个好友进行深入交流的前提上。

当然,这是不现实的。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存在时间与精力的极限。拥有过多的社交关系并不能保证每一段关系都富有质量。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过于追求广泛的人脉,可能会因忙于应酬广泛的社交关系而忽视了与真正重要的朋友的深入交流。

微信好友数量的限制实际上提醒我们:应更有选择地建立社交圈,而非无差别地增加联系人。这可能也是微信在设计上限时的初衷之一。尽管用户可以在微信中查看自己的好友总数,但数量并不能代表关系的深浅。

在这个数字化与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快速浏览着大量的信息和联系人,然而真正有价值和深度的人际关系却需要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微信的这一设计,无意中提醒着我们,人际交往质量远比数量重要,关注深度而非仅仅追求广度,是维系真正友情的关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