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儿科就诊需求急剧上升,这直接导致儿科医疗资源的紧张,尤其是儿科医生短缺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面对此情况,各地医院启动应急机制,增设出诊日、延长急诊时间或紧急招募等措施,力图缓解就医压力。然而这些权宜之计,解决不了长期以来儿科医生队伍薄弱的根本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的最新统计,2021年中国儿科医师仅为20.6万人,占全国医生总数的5%左右,而0至17岁儿童群体却占到人口总数的21%。儿科医生的不足,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数据表明,儿科医师每天要应对的门诊量是其他科室的2.4倍。与此同时,付出和收入严重不匹配,根据《2020年中国医院薪酬调研报告》,儿科的薪酬水平排在后列。高强度的工作和与儿童沟通的难度,以及不如预期的薪酬使得医生群体对从事儿科工作望而却步。
要解决儿科医生紧缺的困境,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施策。医院应当从提升儿科医生待遇上入手,不仅仅只在儿科就医高峰时才考虑改善这一状况,而应该是医院常态化的行动。对儿科医生的薪酬制度进行改革,提供能让他们有成就感和职业骄傲的工作环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作为医疗体系的基础学科,儿科对医生的吸引力在于另一种价值认同,而不仅仅是薪资待遇。国家和医院应在医生的职业规划、职称评定、奖励体系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真正使儿科医生感到安心和被尊重。只有这样,医生才会愿意长期从事并专注于儿科事业。
儿童的健康与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未来。医院与政策制定者都应该清醒认识到,儿科建设不应仅仅视为一项单纯的投入,而是一项对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基础建设。积极改进,从容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终将造福未来的每一个家庭,也将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培养健康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