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细菌威胁日增,妄用抗生素需谨慎


在平凡的日常中,很多人对抗生素有着根深蒂固的误区,将头孢类、阿奇霉素、阿莫西林视作家常必备药物,一感咳嗽、感冒便自行服用。部分患者甚至向医生请求速效输液,认为能”快速见效”。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种错误的用药行为不仅无法缓解症状,反而可能提高副作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期间,医界强调公众需增强耐药性认识,正确对待病原体。

出现耐药菌的示例并不少见。以68岁的张大爷为例,今年2月因关节炎发作,多次就医未能缓解,身体症状反复发作,甚至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在转至江苏省人民医院后,检查结果显示张大爷患有多重感染,其中包括高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正是导致其病情反复的主因。耐药菌就是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的结果,随着耐药性的增强,细菌对药物的抵抗力也相应增强。耐药菌的崛起往往与滥用抗生素行为直接相关。

如今,医界对”超级耐药菌”表示出极大的关注。支原体肺炎的流行便是一例,由于错误的药物治疗观念和网络谣言的传播,许多孩子的病程变长、治疗难度增加。而一些家长发现,以往能够有效控制症状的阿奇霉素,其药效现在大打折扣。长期的抗生素滥用造成了耐药性的提高,使得支原体肺炎难以快速治愈。朱传龙主任强调,抗生素的不当使用不仅导致耐药菌的产出,还可能使患者面对无药可用的窘境。在新药研发并不顺畅的同时,细菌在这场对抗中似乎总能领先一步。

因此,医界提倡公众应当规范使用抗生素,遏制耐药性的发展。朱传龙建议,公众不应自行购买抗生素,而应严格遵守医嘱,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佩戴口罩、勤洗手,有助于防止耐药菌的传播;规范治疗慢性传染病,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参与,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共同防御耐药菌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