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个人信息泄露,昆明女子朋友圈照片导致巨额恶意点单


云南昆明一位名为小王的女生在一次与同学的晚餐聚会后,将欢聚时刻分享至朋友圈,没料到这一行为竟导致了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恶意点单事件。原来,小王所分享的图片中不慎露出了餐桌上的点餐二维码,结果引发了一位不明人士“搞怪”。那人通过扫描点餐码,在线为小王的桌号下了价值43万元人民币的订单。

当晚的聚餐现场突然变得混乱起来。餐馆服务员拿着初次下单的大量酒类产品向小王等人确认,酒水订单已经高达六万元,这才让小王意识到发生了问题。而且餐馆员工还以为这是系统操作失误。然而,更糟糕的是,即使餐厅意识到了问题并为其换了座位,神秘人士的恶作剧并未就此结束,错单金额不断攀升至60余万元。

小王晒出了当晚的一份订单截图,显示鸭血被点了1850份,鱿鱼点了2580份,令人震惊的是,虾滑更是被点到了9990份。这一幕让人不禁对这种匿名的网络“恶作剧”表示出无限的叹息。尽管最终餐厅认定订单无效,并没有对小王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但这一场景无疑给餐厅的日常经营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混乱。

事件发生后,小王感到非常意外和无奈,她表示并不清楚是谁会做出这种恶意行为。她对此进行了反思,并在朋友圈进行了清理,同时也提醒网友,分享生活点滴时要格外小心,避免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泄露。

就此事件,一位法律界人士林小明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意思表示真实的民事法律行为才是有效的。在本次事件中,这位不知名的网友或路人擅自扫码下单与小王的真实意愿相违背,故而这种莫名其妙的点单行为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受到欺诈的商家可以请求撤销,并追究行为人的过错责任。

如果这种恶意行为给商户造成了损失,商户有权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林律师也指出,如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或侵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例如报警等,以防损失扩大。

本次事件的发生,无疑是一个警示,提醒着大家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的保护,尤其在网络这个虚拟而又现实的空间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