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录取引争议,涉及前中国女排队长朱婷妹妹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公布了一份关于2025年优秀运动员本科保送拟推荐名单的公示,名单中赫然出现了一名叫朱某荟的女生,引起了网络的广泛讨论。这一事件迅速升温,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有关她是否符合保送资格的质疑此起彼伏。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朱某荟被指为前中国女排队长朱婷的亲妹妹。而网友普遍质疑朱某荟的排球技术水平,一些人认为她的水平仅属一般,“运动健将”的称号含水量较大,质疑其是否真的符合本科保送的资格标准。与此同时,浙江大学的录取程序也受到了公众的审视和质疑。

5月16日,极目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了浙江大学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核实。根据校方的回应,在2025年的招生计划中,他们的确计划招收3名女排运动员,但在实际招收过程中,最终仅录取了2名运动员,其中就包括朱某荟。工作人员强调,他们在录取和审核阶段并不知晓朱某荟是朱婷妹妹这一身份,直到公示阶段才因外界质疑才得知。

对此,浙江大学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的录取程序完全遵循相关政策和规定。根据中国的现行政策,篮球、足球和排球这三大球类项目在运动员的本科保送上不需要提供具体的比赛成绩,只要是获得“运动健将”称号即可符合保送资格。这意味着朱某荟的录取在程序上本无不妥。

然而,面对外界铺天盖地的质疑,浙江大学并没有简单地置之不理,而是已将相关情况正式向体育管理部门进行了反馈。这一回应意在表明学校在处理此类事件时的透明度和责任心。

随着事件的发酵,舆论分为两派。一派质疑声不断升高,认为在“关系保送”上存在漏洞,学校应提高录取标准与审核力度。另一派则力挺朱某荟,认为只要程序合规,就不应人为制造争议,并捍卫运动员通过正规渠道进入高等教育的权利。

无论如何,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体教融合及运动员升学政策的广泛关注。人们期待,不论是否为知名运动员的亲属,所有优秀运动员在进入高校时都能够获得一个公平、公正的机会。这也提醒高校及相关机构,在面临舆论压力时,如何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的录取机制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