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大喜的日子,为何范闲会眉头紧锁,又为何观众会难以高兴起来?《庆余年2》中的范闲和婉儿的大婚作为该剧的重要场景之一,却没带来预期的喜悦和热闹,反而使观众们大失所望。
对于观众来说,这苦等了五年的大婚场景,难道不值得锣鼓喧天,八抬大轿迎亲的大排场吗?对于庆国而言,这样重要的国事,不该全体官员庆祝,全国人民同贺吗?对于范闲和婉儿而言,对于这样的人生大事,难道不值得张灯结彩,锦衣华袖、喜气洋洋吗?但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名场面竟然拍成了“冥场面”!
虽然有三天的时间来准备婚礼,时间仓促,来不及邀请百官,人数少也情有可原,为了遵循习俗选择晚上结婚也无可厚非,但不能搞得如此简陋,不见喜庆氛围吧!夜晚的京都不热闹吗?通向范府的长街难道不能灯火通明,人流如织吗?绚烂的烟火和喜庆的爆竹有那么难吗?迎亲送亲的热闹场面那么难拍吗?范闲这位小范诗仙和美貌天仙一般的郡主大婚,文人骚客和百姓们难道不想凑热闹,不想一睹诗仙的风采?如此国家大事不该让国民兴高采烈,挤在街上看郡主的婚仪吗?
范府门外不该人山人海,互相道贺,脸上充满喜悦。即便不想热闹,但总不能冷清得一塌糊涂吧?庆帝拨款给礼部搞的国家婚礼,京都的百姓不该尽知吗,结果如此冷清的一幕简直让人失望至极。整个婚礼场面冷冷清清,画面昏昏暗暗,音乐毫无喜庆感,婚宴则充满压抑和死气沉沉的气氛,仿佛是在办追悼会。这样的效果,甚至不如早前长公主花车那段令人感受热烈。
所谓的家宴场景也仅有几个皇子。好歹这是郡主的大婚,宫里的嫔妃、太后竟然一个没来,范闲的亲朋好友更是一个都没上桌!熟知范闲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如五竹叔、费老、王启年一家、邓子越、言冰云、高达、滕子京母子,甚至连从小照顾范闲的奶奶也没到场。
面对如此冷清潦草的婚礼,观众不禁吐槽:这也太简陋了吧!然而,为何范闲在大婚时会眉头紧锁?原因在于,比简陋婚礼更让人窒息的是庆帝送来的那块匾!
范闲这位私生子大婚,庆帝仅送来一块“百年好合”的匾。看似美好的祝福,实际上却是庆帝对范闲的一种“警示和威胁”。这四个字与林相离世前给范闲的祝福如出一辙,如今庆帝再送此匾,明眼人一看即知其中暗示。
这块匾暗示了林相告老还乡才换来的“百年好合”,更隐喻了范闲与婉儿的婚姻并非完全自主,而是庆国的政治交易。庆帝的高兴与否决定了他们的婚姻是否“百年好合”,也意味着庆帝的一个指令便可轻松拆散他们。这种被掌控和交易的感受,无疑使擅长现代思维的范闲感到极其窒息。
第一季范闲和婉儿在庆庙一见钟情,也是庆帝精心安排的结果。结婚让范闲的软肋更加暴露在庆帝的掌控之中。这种被完全掌控的感觉,令范闲眉头紧锁得更加紧。
如此掺杂了太多算计的喜事,观众在欣赏时纷纷表示心疼范闲,泪目并非因感动,而是因为现实中的范闲大婚如同处处受限的棋子,人生大事仍充满顾虑。这是否在为范闲第三季的谋反弑父铺垫,过犹不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