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论述中国金融强国兴起的路径与挑战


在最近召开的“启航·2023金融强国论坛”上,围绕金融强国“五篇大文章”主题,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发表了题为“金融强国的实现路径”的主旨演讲。吴晓求展示了中国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吴晓求指出,虽然中国在社会金融资产总规模、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已是世界金融大国,但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强国,需要进行深刻的结构性升级。他特别强调,普惠金融是中国区别于其他金融强国的显著特征,并应给予足够重视。

在演讲中,他阐释了四个金融强国的基本特征:一是金融的开放和国际化;二是建立高度可信的金融体系;三是实现金融功能的多元化和金融业态的多样化;四是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如此才能实现金融市场的现代化。

首先谈到金融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吴晓求以境外投资者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比例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仍有待提高。他预测,为逐步达到15%至18%的境外投资比例,我们需要像美国一样,让内生性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吴晓求强调金融系统信任感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完善法律体系和契约精神上,尤其是在面对新兴市场时,信心源于对国家综合信用能力的信赖。

关于金融功能的多元性和业态的多样性,他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高科技企业将成为中国的主导产业。因此,金融服务应更好地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推动中国产业的升级迭代。

在风险管理方面,他提出要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化解能力,并拥有良好的风险清除及再生能力。这些构成了金融强国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晓求同时提到了实现金融强国的三条路径:市场化改革、法治化和国际化道路,强调需要在开放中设计好各种风险防范机制。

他提醒人们,资本市场的核心在于体现风险收益,仅限于融资的市场很难成长。因此,要着重发展既有流动性、透明度高又具有成长性的资本市场,让市场真正能够发挥其在财富管理、信息引导等方面的枢纽作用。

最后,吴晓求强调,在迈向金融强国的征途上,我们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对中国特色金融模式有清醒的认识和掌握。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有望成为具有非常现代化金融业态的国家,最终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飞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