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诗意名字的互花米草,外表似稻穗却是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作为全球百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互花米草引来了国家层面的密切关注,以至于国家林草局曾颁布高达千万元的重赏悬赏,寻求有效的防治策略。浙江省尤其深受其害,省内互花米草侵占面积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好在,浙江省林业局迎难而上,展开了大规模的清除行动,并在今年8月完成了全年的清除目标,总计14万亩。
有专家对互花米草形象化地形容:“这种草根深而强壮,生命力极其顽强,能快速适应各种环境,娴熟地扮演着防台风、固滩护岸的角色。”然而,正因其缺乏天敌以及极强的环境适应力,互花米草一旦大量繁殖,一株植物就能自我繁衍出300至600粒种子,依托海风和海浪的助力不断占据新领地,最终在中国东南沿海多地区成为不受欢迎的“海滩霸主”。
互花米草的蔓延所引发的连锁生态影响令人堪忧。它几乎排他性地占据生态位,使得其他植物难以在其附近生存;潮间带的生物数量也因此锐减,直接冲击到湿地水鸟的觅食环境。尤其是对于浙江这样位居国际重要候鸟迁徙通道的区域,互花米草的存在更是一种严重威胁。而从经济角度审视,则是另一笔沉重的成本。受互花米草影响的海产养殖业受损严重,仅治理一亩地的成本就需至少5000元,而全国范围内已被互花米草侵占的面积超过100万亩。
互花米草究竟是何物?源自美洲的互花米草是多年生盐生草本植物,能深入土壤一米多,高效进行光合作用,适应沿海潮间带的环境。此外,其通过风、浪和海潮传播种子,一旦在合适环境萌芽,将迅速通过根状茎扩散。引进我国之初,互花米草在固滩护堤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但由于快速入侵,带来了滩涂生态平衡的破坏、航道淤塞等严重后果,最终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为了应对互花米草的挑战,科研人员已经采取了物理控制、药剂治理、生物防治等多项措施。但物理控制成本高、回复率快,药剂治理效果受限,还可能带来环境污染,而生物防治虽持久但需要更多研究支持。已有地区如辽宁、福建、山东、海南等,互花米草清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就。
为彻底解决互花米草所带来的问题,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若发现互花米草,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共同守护我们的海岸线安全和生态平衡。